当前位置: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 新闻 综合要闻

农机安全监理装备示范应用培训班与河南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安阳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12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9月10日至12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2025年农机安全监理装备示范应用培训班与河南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安阳联合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分析农机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交流各地在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展示新设备新技术,开阔工作思路,提升业务能力,为扎实推进农机作业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化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参会。

1

紧扣时代要求 筑牢农机安全防线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刘小伟在会议上强调,农机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稳定。随着农业机械化向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大量新型农机产品投入市场,对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监管能力与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小伟指出,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是提升监管与服务水平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各地克服机构改革和财政紧张等困难,以预防和减少事故为目标,持续加强装备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他也坦言,当前农机安全监理职能仍在调整,多省份出现业务拆分、人手短缺、协同困难等问题,现有装备与实际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2

河南农机规模全国领先 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河南省农机农垦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张金龙介绍,河南作为农机大省,农机总动力达1.1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二,拥有拖拉机310万台、玉米收获机10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24万台、配套农机具726万台。规模以上农机装备企业超过160家,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已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大马力拖拉机、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装备已成为粮油生产主力,小麦、玉米、花生、水稻等主要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在农机安全方面,河南近年来多措并举,一方面积极实施监理装备提升项目,支持157个县(市、区)更新检测设备,推行“一站式服务”“无纸化考试”,显著提高检验效率;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充分运用“河南农机云平台”“河南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对10万余台农机实现“实时定位、轨迹追溯、信息调度”,对拖拉机和收割机实行“一机一档、动态监管”,牌证监管水平有效提升,风险隐患发生率明显下降。截至目前,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3

“三秋”大忙在即 多措并举应对风险隐患

  省农机农垦中心副主任白云利指出,当前河南省秋粮已进入生育后期,预计9月15—20日开始大面积收获。2025年仅剩不到四个月,安全生产工作进入决胜收官阶段,同时也是各类风险交织、事故易发的特殊时期。

  从生产实际看,“三秋”大规模作业即将展开,农机作业量大幅增加、机械转移频繁,安全监管压力陡增。从气候条件看,秋冬交替时期大风、降温、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增多,不仅作业不便,事故风险也相应上升。从市场环境看,新型农机具不断涌现、作业领域持续拓宽,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管理现状看,部分区域监管力量薄弱,安全宣传不够深入,机手安全意识仍较淡薄,技术检验设备也相对落后。

4

  白云利表示,面对当前复杂形势,全省各地必须深刻认清形势,坚决扛起安全责任,彻底破除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作风浮漂等问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每一个岗位和环节。

新技术展示成为亮点 信息化赋能农机监管

  本次培训班还特邀四家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制造商到场,通过现场演示详细介绍装备最新进展,展示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检测中的创新应用。这些新技术有望推动牌证管理、档案电子化、人员管理和装备建设等业务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农机安全监管注入新动力。

5

  会议最后强调,各地要认真对照先进经验和技术标准,系统性查漏补缺,扎实推进农机监理装备建设和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坚决防范事故发生,为全国农机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