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叶笑涵返乡创立农机合作社,组建150余台(套)的“农机战队”,年作业20万亩次。他以专业化农机服务带动51名社员增收,并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使百亩红薯获无公害认证后溢价150%,未来计划深化“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激活土地潜能,带领村民共奔富路。
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曹相飞通讯员张鸿雨
7月8日,叶笑涵非常忙。
清晨5时他就起床了。110亩的春红薯需要提蔓、翻藤,由于天热,上午10时就得收工。他已带领10多名村民连续忙了五六天。
“提蔓、翻藤可以防止茎叶徒长,保证亩产和薯形。虽然前期干旱,但我们今年从广阔渠引水,红薯栽上后灌溉了两遍,加上前几天下了几场大雨,红薯整体长势不错。昨天提过蔓、翻过藤的,今天下午就要喷洒硫酸钾叶面肥,一环扣一环,天天不得闲。”叶笑涵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说道。
叶笑涵今年28岁,郏县白庙乡下叶村人。别看他年纪不大,但对各种农业机械操作、维修驾轻就熟,被人赞为“王牌农机手”。
17岁高中毕业后,叶笑涵便投奔亲戚在广州从事翡翠生意,聪明、敏锐、爱动脑的他很快在生意中崭露头角,不到3年时间就攒下了可观的资金与丰富的商业经验。当时,他的父亲已“玩”农机多年。
“每当夜深人静时最想家,想念年岁已大的父母。”叶笑涵说,征得父母同意,2019年,他回乡和父亲一起流转土地、“玩”农机。
干一行就得干好一行。叶笑涵经常跟着老农机手学习各种农业机械的操作与维修,关注全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博览会,遇到适用的新款机器、设备,他都毫不犹豫地出手。不到两年,他家院里院外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机器设备。不久,他注册成立了郏县召伟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70多亩。
“跟着他有活干、有钱赚,我们的机械使用率大大增加。”该村农机手叶振家说,召伟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他第一个报名加入。“春天打烟垄,夏天收小麦,秋天收割、犁地、播种,收入比自己单干翻一番。”
据叶笑涵介绍,目前合作社的农机具从最初的几十台(套)增加到了150余台(套),51名社员中有43人持有农机驾驶证,已形成专业化的“农机战队”。除核心机手外,维修、技术指导等岗位也吸纳了3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他还定期邀请厂商上门举办农机操作、维修、保养及种植技术培训,组织农户免费听讲。在他的示范带领下,白庙乡拥有了一大批“土专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合作社先后获得平顶山市先进农机合作社、红旗农机合作社、省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等多项荣誉,服务网络已覆盖郏县4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每年作业面积达20万亩次。
在管理好农机的同时,叶笑涵还联系河南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等,引进红薯、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新品种和土壤改良、滴灌技术。2023年,他种的100余亩红薯通过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价格从每公斤2元跃升至每公斤近5元,亩均收益大幅提升。
“笑涵有眼光还大度,有技术不保留,谁来问都乐于分享,这几年我也跟着他种起了红薯。”下叶村党支部书记叶锋杰夸赞道。
“计划扩大绿色种植面积,采用‘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让村民有更多的收入项目,让土地释放更大潜能。”谈及未来,叶笑涵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