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至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盛大举行,现场体验区开放时间为4月28日至5月4日。作为数字中国建设领域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本届峰会聚焦展示数字中国建设的最新成果,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牵头,河南移动打造的智慧农机远程驾驶、高标准农田平台两大展项精彩参展,成为展区焦点。
河南移动融合5G、北斗、AI技术,为兰考高标准农田项目打造了智慧农机远程驾驶舱,突破传统农机操作距离限制,实现超视距精准控制,彻底改变了传统农机作业方式。操作员根据实时回传的画面,轻松远程控制千公里外的拖拉机进行耕地作业。这种超视距精准控制不仅提升了作业精度和效率,还解决了自动驾驶在不规则地块的应用难题。如今,一台设备可以协同控制多台农机,农机利用率提升了60%。从“弯腰挥锄”到“指尖耕作”,智慧农机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
河南移动自主研发的“万象耕耘”农业大模型,通过“AI+高标准农田”模式,为传统农田注入了科技活力。该平台不仅实现了耕、种、管、收农事作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还通过精准感知预警、智能决策辅助与精细闭环管理,为农田稳产增产提供有力保障。在项目区,小麦和玉米单产提升了10%,节水20%,节肥10%以上,单人管理农田面积更是突破14000亩。这一成果不仅让农田变得更加“聪明”,也让农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有盼头。
河南移动解锁“AI+”新力量绽放乡村全面振兴“幸福花”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河南移动以5G、“AI+”、云计算等科技创新践行央企担当,通过搭建数字农业平台、构建智慧农业生态、创新助农服务模式,在中原大地上书写着“数字惠农、科技兴农、信息助农”的生动篇章。
数字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河南移动持续加大农村地区信息通信网络投入,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涉农投资16.2亿元,建设农村区域5G基站4375个,累计建设5G基站3.17万个;建设农村光纤宽带端口32万个,累计达1180.8万个,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
优质的网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铺下高速信息网。随着天气转暖,在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高标准农田里,中国移动通过5G、AI和物联网等技术赋能,助力稳产增收。
“春耕时节,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尤为关键。我们利用中国移动5G网络建设水肥一体化数据分析平台,让平台农户们能够实时远程监控作物的生长状况和旱情,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即可进行远程施肥操作。”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平台通过集成5G、物联网和卫星遥感等前沿技术,心连心集团能够高效汇集农户设备使用情况和地块信息,进行深入数据分析和统一展示。这些数据不仅支持智能配肥和施肥决策,还能为生产、物流配送及领导层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预计每亩可提高单产5%—8%。
4月20日,在兰考县仪封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高标准农田里,田间密布的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如同农田的“智慧之眼”,实时捕捉着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病虫害等关键信息,并通过移动5G网络,传输至兰考县5G+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智慧大脑”。2024年,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就联合兰考县搭建了5G+高标准农田指挥调度平台,基于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农田数据采集与农情问题诊断,助力农田增产、农民增收。
数字赋能传统种植,让中原大地的“甜蜜事业”越来越红火。在汝阳县内埠镇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南移动打造的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将分散的农业生产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决策图谱,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种植建议;而当地“甜瓜小镇”在5G+智慧农业的助力下,也让传统大棚变身“数字工厂”,实现了甜瓜生产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托起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甜蜜梦”。在新安县,河南移动紧紧围绕辣椒产业“建、种、管、收、加、储、销、服”各环节,精心打造了5G数字辣椒示范基地,推动辣椒产业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平台正在成为“让山货出深山”的有益助力。在洛宁县供销社的数字化指挥中心,由河南移动搭建的“数字供销惠农服务平台”,整合了农产品溯源、电商销售、物流调度等八大功能模块,让上戈苹果、金珠沙梨、猴头核桃这些曾经“藏在深山无人识”的优质农产品,通过数字翅膀飞向全国餐桌。
信息消费下乡,也不断激活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在“数字技术兴农”战略指引下,河南移动构建起“1+3+N”助农服务体系:1个县域数字中台,覆盖生产管理、乡村治理、惠民服务3大领域,衍生出N个创新应用场景。
在项城市,河南移动在各乡镇(街道)办布设3000多端智能摄像头,构建起覆盖广泛的乡村安全网络,不仅能实时监控村庄动态,以人工智能识别异常并预警,更是在防火防盗等保障乡村安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整合政务、教育、医疗等服务功能搭建的乡村治理平台,实现了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办事,还能实时了解村务、参与管理、享受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平台便利了村民生活。
同时,河南移动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每年向公司各级定点帮扶点投入无偿帮扶资金500万元,派驻全脱产驻村第一书记62人、驻村工作队队员166人。积极发挥驻村干部能力优势、5G等网络技术优势,有效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2025年,河南移动将持续加大农村地区信息通信网络投入,预计全年完成涉农投入16.38亿元以上,重点推进农村地区5G、光纤宽带建设,持续推广智慧农业等数智化服务。”河南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数智化技术优势,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破解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村数字鸿沟大等深层次难题,为中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南方案”。
河南移动数智润中原沃野气象新
人间最美四月天。在河南这片农业大省的土地上,中国移动5G网络如同一条“高速通道”,连接着田间地头的每一个角落。通过“万象耕耘”农业大模型等数智化手段,麦田管理变得更为智能,效率显著提高,为中原粮仓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粮田变“良田”数智绘“丰”景
眼下正是小麦吐穗扬花时节,一双双巧手用时光线条将它们纺织成绿毯,绘出中原大地一望无垠的勃勃生机。
4月10日,在兰考县仪封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农田里,田间密布的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如同农田的“智慧之眼”,实时捕捉着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病虫害等关键信息,并通过移动5G网络,传输至兰考县5G+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的“智慧大脑”,给种植户提供准确的农事建议。植保无人机缓缓升起,依托中移凌云平台,执行着打药、施肥等精准变量作业,探索“低空经济”中农业领域的创新实践。
“这是高标准农田的灌排一体渠,可以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围绕灌排一体渠建设有智能水闸设备,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水闸的升降,设备上还装有水位雷达探测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位情况,由平台分析决策后实现自动管理。现场的固定式、平移式、指针式等喷灌设备,也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项目经理秦济远边操作手机上的智能控制系统,边介绍着不远处的“农田小卫士”。
为全面助力兰考乡村数字化发展,河南移动以“田村一体”架构为核心,打造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样板。“一方面通过‘天空地’感知网络实时监测农田长势,从而实现了智能灌溉节水超10%。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智能农机调度,让作业效率提升30%。”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副院长王一丁介绍说。
如何让农田科技更好用?中国移动自主研发了“万象耕耘”农业大模型,以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为底座,通过集成多种农业典型场景的AI专业模型,进行协同运算与深度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级、科学化的辅助决策建议。
“目前,大模型具备五大核心能力。一是农技知识问答能力,大模型搭建田间百科,整合了超4000万条农业专业知识,让农户听得懂、用得上;二是农情智能预警能力,通过多源数据构建防灾护盾,通过卫星遥感与物联网传感器融合,实现农情灾害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三是农田智慧灌溉能力,依托土壤墒情监测与气象预警联动,对机井和灌溉设备进行智能管控,提升肥料利用率和节水效率;四是农作物长势监测能力,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田,可提前预测产量波动,为生产决策提供建议;五是农事智能规划能力,结合田块信息,利用AI工具对耕、种、管、收各环节农事作业进行指导。”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项目经理董继飞介绍说。
目前,河南移动公司紧贴河南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需求,自主研发集土壤健康、高效节水、绿色农田、环境生态、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兰考5G+高标准农田指挥调度平台”,已助力打造超1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兰考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初见成效,亩均综合增收超过了500元,一幅丰收在望的“良田美景”画卷徐徐展开。
此外,河南移动还联合当地创新打造了农村“三资”监管、智慧村务、视频综治系统,实现了村务透明公开、乡风文明和谐,打造了“科技兴农、数智惠农”的新范式。
信息助农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除了种植技术的更新,依托兰考县5G+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河南移动将区块链技术与红薯等农产品产销环节紧密结合,为兰考搭建了农产品溯源平台,服务于兰考红薯、花生和蜜瓜等特色农产品全生命周期溯源需求。据统计,目前累计接入30余种农产品,为7735批次农产品赋码,扫码超过9万次,切实助力兰考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售价,提高了农户收入。
信息消费下乡,也不断激活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在兰考县堌阳镇的一家生产古筝的乐器厂,每一台乐器都自带“身份证”,轻轻一扫,手机界面上就会跳出来一个溯源码,产品材质、尺寸、工艺等级、质检信息、生产商等一目了然,让消费者选择更加合理。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移动打造的乐器溯源平台。”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项目经理李建华介绍,平台可对乐器全生命周期进行精准追踪,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既能有效验证产品真伪、了解产品品质,也能增强了兰考乐器的品牌价值。
植下一棵树,留下一种精神。如今,泡桐已成为兰考人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在科技的助力下,兰考乐器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兰考成为名副其实的“乐器之乡”。今年4月,中国移动联合中国电科和中国机械总院举办“智赋和美乡村豫见多彩中原”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搭建消费帮扶展销平台,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尝尝兰考的红薯,口感香甜。”在兰考县人民广场消费帮扶活动中,河南移动派驻到兰考县小宋镇程寨村的第一书记孙海涛向现场消费者不断推介着兰考的红薯。孙海涛介绍,如今兰考红薯的名气越来越大,大棚种植一年两季。驻村期间,河南移动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通过“线下+线上”两种方式,助力兰考红薯等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下一步,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将依托5G与大数据等核心能力,深挖需求,以科技赋能生产、管理、运维、运营环节,打造创新示范应用,提升项目创新价值,充分发挥信息通信行业数字化优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具效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以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