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信阳市春季农机化生产“田间日”观摩会在周党镇莲花农机合作社召开,河南省、市、县农机、农技人员、金融信贷企业及种粮大户100余人参加观摩。
合作社门前先进的农机装备整齐排列,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新式农机,有啥不一样呢?厂家技术人员讲解机具性能,处处彰显着农机科技对春耕生产的强大赋能。一幅幅“农机‘闹’春图”正徐徐展开。
“田间日”活动演示现场,农机科技引爆全场。大家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问。合作社院里,一步一景,处处尽显农机元素,充分发挥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成立的信阳市包氏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作为河南省农机报废更新先行先试罗山试点单位,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促进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应用,去年办补的各种农机有89台套,带动超长期国债投入213万元;作为河南省育秧示范基地,9台育秧机组正加大马力,每天可育早稻秧8万盘,己育再生稻30万盘,计划4月10号左右大田移载,辐射带动为周边农户2万亩水稻供秧和技术指导;豫南最大的粮食烘干基地,90台烘干机组马力全开,日批次烘干1800吨左右粮食,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远处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那是履带式拖拉机平田、整地。随着嗡嗡的蜂鸣声,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飞起,盘旋一圈后,沿着田块低空飞行,模拟施肥打药。合作社理事长包乃勇给现场观摩人员算起了经济帐,“用起了新农机,育秧耕地更轻松了,产量还提高了。”从小马力到大功率,从老机具到智能机,见证了农机一年年的更新换代,田间地头处处显示科技动能。无人机精准飞防,粮食增产;烘干机马力全开,及时归仓,合作社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新农机应有尽有,让农户种地有赚头、生活有奔头。2024年县农机中心争取到中央补贴资金3560万元,新增插秧机1031台,烘干机63台,大型拖拉机621台套,收割机183台,受益农户1023户,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7%。罗山县大力推广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动水稻及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补齐装备短板,这次“田间日”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模式,同时为破解农户购置农业机械资金不足难题,罗山县多家银行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供金融信贷业务,为下一步粮食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