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 新闻 工作动态

高标准农田唱响丰收歌

发布时间:2024-06-11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自从建了高标准农田,种收一律机械化,种地省时又省力。今年我这100多亩麦,平均亩产1300斤!”6月5日,襄城县汾陈镇庾河村农民景万坡喜气洋洋地说。

  今年56岁的景万坡2019年流转耕地100多亩,创办万坡家庭农场,自当年起他年年种麦,年年旱涝保收。这一切,都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汾陈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盛建克介绍,全镇6.4万亩耕地,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4万亩。2019年,该镇通过申报,先后把庾河、吕庄、宋堂等5个村1.1万亩农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

  由此,大片农田配套机井,地埋管道、电缆,修路建桥,开挖水沟等,如今呈现出的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产量高、生态美。为解决重建轻管问题,高标准农田专门配备管理员、维修员、农技员,统一良种、统一机耕、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治虫除草、统一机收。

  “过去种田靠天,粮食产量也低。自从建了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吕庄村党支部书记吕杰头深有感触地说,“你看,麦子刚收完,提前种的麦套辣椒、红薯、烟叶,都长起来了,嫩绿茁壮。”

  说话间,吕庄村村民吕广岐来到刚收过的麦田查看套种的辣椒,“在高标准农田套种辣椒、烟叶、红薯好处多,效益高。秋后辣椒、烟叶还能每亩再收入5000元,这叫一手抓粮,一手抓钱。”

  “秸秆也是个宝,解决了俺的大问题。”汾陈镇崔庄村村民赵子占说,2020年,他创办家庭养牛农场,为解决饲料不足的难题,他购回一台秸秆打捆机和一台直板拖拉机,用以回收本村和周围村庄的秸秆,每年回收秸秆300多吨,年平均出栏肉牛40多头。像他这样的秸秆回收农场,该镇共有3家,让全镇1.1万亩高标准农田的秸秆都能得到回收,成为饲料,变废为宝。

  “高标准农田为农民增收添了砝码,2022年本镇小麦平均亩产1100斤,今年又有所增加。不仅国家粮食安全有了保障,还推动了养殖业蓬勃发展。”汾陈镇党委书记范鹏飞表示。(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古国凡 陈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