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 专题 河南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信息公开专栏 信息公开 濮阳市 濮阳县

濮阳县农机购置补贴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试行)

发布时间:2021-10-20  信息来源:

          濮阳县农机购置补贴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强化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覆盖补贴实施工作的全范围、全岗位、全人员、全过程、全环节,主要包括:补贴工作方案制定、补贴申请受理审核与结算、补贴监管与违规投诉处理、政策宣传与信息公开、绩效管理等 5 项工作。
一、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方案制定 

(一) 工作流程

1、编制年度工作方案。县农机局根据已公布的上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办法,结合本年度实际农机需求,拟定本地实施方案。
2、组织工作方案论证。县农机局领导班子对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形成实施方案(草案)。
3、报送领导机构审核。县农机局向县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提交实施方案(草案)进行审核,并经集体研究后形成终稿。
4、印发工作方案文件。县农机中心将集体研究形成的实施方案终稿行文下发。
5、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县农机中心按年度实施方案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定期形成规范信息进行主动公开,并按要求向上级部门报送实施方案、信息和总结等材料。 

(二)主要风险及防控措施

风险点 防控应对
实施方案制订是否科学 内部、部门之间征求意见
实施方案制订是否合理 建立领导班子内审、领导小组终审的二级审核制度
实施方案实施是否有效 定期形成规范信息进行主动公开
部门职责是否明确到位 建立部门职责内部审查制度
关键岗位职责是否到位 建立业务岗位责任制度
领导机构是否发挥作用 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工作方案,对
重点事项集体决策
领导机构是否运行正常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部门协同配
合,信息传递
二、农机购置补贴申请的受理、审核与结算兑付 

(一) 工作流程

1、自主购机。购机者到符合条件的供货单位(补贴产品生产企业或其指定的经销商)自主办理购机手续。
2、销售机具。农机经销商与购机者签订补贴政策告知与承诺书、销售确认表,出具发票并提供机具。
3、申请补贴。购机者提交农机补贴政策告知与承诺书、销售确认表、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发票原件和复印件、购机者账号、机具铭牌拓印件等材料,本人到镇(街道、农场)农机主管部门申请补贴。购置有关固定设备的,完成安装验收后,再按规定办理补贴。
4、受理申请。镇(街道、农场)农机主管部门受理申请,核对农机补贴对象条件、逐台核实补贴机具,完成人机合影、登记建档。受理申请后,在发票原件上注明“已受理”,将身份证明和发票原件等退还购机者。
5、录入信息。县农机局及时将购机者基本情况、人机合影、报废更新和机具信息、购机发票等资料录入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管理系统。
6、公示信息。对已受理核实的受益对象和购机信息由县农机中心统一在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上汇总公布
7、报送初审意见。县农机局出具补贴资金初审意见(含补贴资金结算汇总表和购机补贴清册),报县财政部门。
8、出具初审意见。县财政局审核补贴资金初审意见,必要时会同县农机中心对补贴对象和机具进行抽查,符合规定后,会签补贴资金初审意见。
9、审核结算材料。县财政局对县农机局上报的申请结算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核。将购机者清册等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核对,确保系统数据与结算数据一致。实地抽查农机比例不低于购机数量的10%。
10、兑付前公示。将核查后的补贴机具信息在省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进行为期 20 天的公示,无异议后报送县财政局。
11、结算兑付资金。县财政局通过购机者账号向购机者拨付农 机补贴资金,及时反馈补贴资金兑付情况。 

(二) 主要风险及防控措施

风险点 防控应对

补贴对象是否符合资格条件
个人提供涉农补贴卡,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开户许可证和申请补助对象同名的银行账号
补贴申请资料是否合规 纸质资料和录入记录分别审核确认
未按要求审核补贴申请资料、录入购机补贴信息 补贴申请资料确认完整后,才能录入购机信息
补贴机具未现场核实即录入购机信息 现场核对机具信息无误后才能录入购机信息,做好人机合影等受理工作
已录入购机信息不完整 退回,并告知购机者完善补贴材料
牌证管理信息是否合规 县农机监理所及时提供牌证信息
(含报废更新相关情况)
实地安装确认验收手续是否合规 农机中心负责实地安装的机具验收,并如实填写安装确认表
已录入购机信息与申请补贴报账
信息不符
通知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做书面说明
未收到录入信息中对应经销商报送的补贴机具销售情况 通知经销商按规定要求报送,必要时进行限期整改
三、农机购置补贴监管、违规与投诉调查处理 

(一)工作流程

1、制定方案。制订年度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成立监督检查组, 邀请财政等部门参加;相关举报投诉等由相关职能科室登记受理。
2、监督检查。对照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要求,监督检查组对供货单位和购机者进行检查。已受理的线索由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和收集相关佐证材料,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报送农机中心领导。
3、问题会商。县农机中心组织对违规问题进行会商,按照分类处置要求,区分违规性质,确定处理结果。
4、约谈告知。在作出正式处理决定前,约谈违规主体,告知违规问题和处理意见。
5、处理通报。根据调查结果和约谈情况,对涉事单位和个人下达处理决定。将处理结果进行通报,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风险点与防控应对策略 
     风险点 防控应对
收受企业好处,对举报投诉不组织调查,对已查实的违规问题不按规定处理。 研究制定农机购置补贴违规处理工作规定,明确受理、转办、调查、处理、公布等程序和工作要求,公布补贴咨询投诉热线电话
部门及工作人员补贴实施中违纪行为 执行机关干部违规相关管理办法等,形成书面调查材料报送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
报废农机资格确认 报废记录按期公开,做好网上信息的核对
经销商经营违规行为
 
严格按河南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执行
补贴机具销售真实性
 
每年组织重点机具实地检查,核机数量不少于规定要求
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及信息公开
(一)工作流程
1、政策宣传。将年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相关内容进行归集,针对不同宣传方式形成政策宣传资料。
2、信息公开。县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建设相关规定梳理资料形成规范性信息,在省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发布。
(二)风险点与防控应对策略 
风险点 防控应对
政策咨询答复时间是否合规 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在 3 个工作日答复
政策宣传掌握尺度是否合规 严格执行政策文件中的内容要求,加强学习,不随意变更政策执行标准
信息发布前是否通过审查 按规定栏目和内容进行公开,按规定组织公开信息的合规性审查,未审查、审查不通过和涉密、涉及隐私的信息不公开
信息发布、修改和更新 专人负责,逐级审核,按旬维护,按月更新
信息公开工作职责是否到位 对梳理和采集信息建立工作岗位负责制
五、农机购置补贴绩效管理
(一)工作流程
1、建立健全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制定完善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资金管理、责任追究、投诉处理、信息公开、绩效管理、补贴系统等方面管理制度。
2、宏观指导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廉政防控机制,签订工作责任状,落实工作经费,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
3、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监督检查。制定检查方案,按要求开展核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重点机具和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检查。
4、资金执行和兑付工作考核。及时掌握资金使用进度,确保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资金兑付的及时性。
5、完成绩效目标。开展绩效管理,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促进农机化水平达到预期目标。
(二)风险点与防控应对策略 
风险点 防控应对
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相脱节 把风险防控列入年度绩效管理考核重要内容,贯穿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全过程
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不切合
实际
公布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及评分依据,提高考核的合理性,防止暗箱操作
考核的结果失真、不准确
 
层级监管、逐级考核,发挥层级梯次职能作用;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查,体现考核的公平性和独立性
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经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和司法机关查处,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
考核结果得不到有效应用 通报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把考核情况作为补贴资金和监督经费等分配下达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