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济源市农机监理所组织干部职工前往素有太行天渠之称的愚公渠举行红色教育活动。
首先,大家参观了河口水库工程。该工程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改善河道生态等综合利用。在大坝上的愚公雕像和大禹雕像前,大家共同研读了传承千年的“愚公精神”和“大禹精神”。“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团结奋进”是愚公精神的精髓,“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尊重自然、以身为度”是大禹精神的内涵。
随后,沿着蜿蜒的水泥路,穿过一段段鬼斧神雕般的山洞,映入眼帘的愚公渠犹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我们了解到愚公渠原名引沁济蟒渠,2005年,在毛泽东的《愚公移山》发表60周年之际,为回顾历史,激励后人,济源市委、市政府将引沁济蟒渠济源段更名为愚公渠。在愚公渠故道两旁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上,展现了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传奇,“除险英雄”郭俊、宋玉温, “测量渠线能手”范连福,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下到塌方区清理乱石的王萃坤等等,勤劳勇敢的济源先辈拿着一件件简陋的工具,穿着一身身破旧的棉衣,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有着“太行天渠”之称的愚公渠。
从短短的参观中,大家感受到了济源先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干劲,团结协作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英雄铭记于心,学习他们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愚公精神”,牢记一个党员的使命,将愚公精神代代传承。在工作中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机手服务的理念,让机手跑一趟就办成的事,绝不让跑第二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办事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