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驰骋,不断“吐”出金灿灿的麦粒,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许昌市小麦自西向东相继成熟,陆续进入适收期。自5月25日禹州西部山区小麦开镰收割以来,襄城县西部、建安区灵井镇、长葛市西部也陆续开始麦收工作,目前已收割小麦23.1万亩。不过,前两天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平均风力5级、阵风6至7级的大风,给麦收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预计6月1日前后我市进入小麦收获高峰期。
收获高峰期间,全市将利用现有联合收割机6500台,农机合作社、经纪人从外地引进的机械1300多台,加上自发流入我市的机械,预计有8000余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会战,能基本满足全市麦收需要。
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340万亩,99%以上的地块适宜机收。我市要求机手在本地作业时将留茬高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在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秸秆粉碎机,在收获小麦的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麦收期间,我市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和抢修服务车到田间地头,为农机手提供技术指导和抢修服务,同时密切关注麦收进度、天气变化等情况,随时掌握各地联合收割机分布情况,搞好机具余缺调剂,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确保麦收进度。
各县(市、区)农机部门因地制宜,为服务“三夏”生产采取了多项措施。禹州市农机局抓住天气晴朗的大好时机,抓紧时机抢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长葛市农机局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认真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保证农机生产高效有序。
当前,许昌市麦收工作已全面铺开。各级农机部门针对机收昼夜不停的特点,强化夜间服务,做好24小时值班,对农民和农机手做到有求必应,全力服务好“三夏”生产,确保小麦成熟一块、收割一块、播种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