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 “三夏”机收攻坚战全面告捷,全市355.4万亩小麦已全部收获完毕,其中机械收获面积达到354.35万亩,总体收获进度较往年提前2至3天,机收率达99.7%。今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农机系统精心组织,实现了小麦颗粒归仓,丰产丰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机收效率高,麦收速度快。三夏期间,全市农机系统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有序推进,累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1万台,高峰期日收割面积近90万亩,经过7天的集中收获,圆满完成了机收任务。为全力应对8日晚间的大规模降雨天气,全市农机部门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确保了抢收抢种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组织机车多,作业秩序好。全市共组织1.1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农业生产,其中协议引机2500台。在主要路口设立12个跨区机收服务站,开通8部24小时热线电话,印发2万张“三夏”农机服务卡和宣传页;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1800张;组织10个流动服务队,推出接待、组织、技术、信息、帮扶、安全等十项服务;协调148个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备足备齐农机货源、易损零配件;三夏专供加油站106个,贮备农机用油超过2万吨。
三是信息服务方式新,信息支撑效果好。启用“农机直通车”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小麦种植面积、收割时间、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需求量等方面的各类信息8000条次,手机短信实现机手全覆盖,确保机具合理流动,有序作业,提高了机车利用率。与气象部门联合推出气象免费短信服务,为“三夏”麦收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四是安全抓的牢,监管措施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以防火、防伤亡为重点,细化管理措施,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场院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和操作技术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三夏”安全大检查活动,查找薄弱环节,整改堵塞漏洞,消除事故隐患,全力保障作业安全。“三夏”期间共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1.2万份,印刷安全生产和秸秆禁烧横幅1800余条,排查农机安全隐患200余起,为“三夏”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